大连大学医学院(东北中档偏上高校推介)
1、东北林业大学,211,林业工程A+风景园林学B+林学B+生态学B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10月,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协议。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生物学 B、生态学 B、机械工程 C+、交通运输工程 C+、林业工程 A+、风景园林学B+、林学B+、管理科学与工程C-、农林经济管理B。
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东经126.6247°,北纬45.7662°,海拔141米,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
2、东北农业大学,211,农业工程B+食品科学与工程B+兽医学B+畜牧学B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农业工程B+、食品科学与工程B+、风景园林学C+、作物学B-、园艺学C+、农业资源与环境C+、植物保护C、畜牧学B、兽医学B+、草学C+、农林经济管理B、公共管理C-。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 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3、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B口腔C+中西医结合B+生物学B基础医学B护理学C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B、基础医学B、临床医学B、口腔医学C+、中西医结合 B+、药学C+、护理学C。
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1.8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5亿元。学校藏书254.1万册,数据库资源60种。现有23个教学、科研单位,21所附属医院;本科专业23个。
4、长春理工大学,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光学工程A-机械工程B
长春理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C、物理学B-、化学C-、机械工程B、光学工程A-、仪器科学与技术 B、材料科学与工程C+、电子科学与技术C+、信息与通信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生物医学工程C-、软件工程C。
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0年,长春建材工业学校并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并入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并由学校代管代建。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基地)。
学校现有3个校区,土地面积71.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亿元。藏书总量41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25.9万册、电子图书190.8万册。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学校以光电为核心的特色学科在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核心影响力,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光电特色学科体系,主干学科光、机、电、算、材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学科门类以工为主,覆盖工、理、文、经、管、法、艺,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2个、一流学科B类5个);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1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5,高电压与绝缘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B机械工程B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近70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哲、文、法、教育、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B-、数学C、机械工程B、仪器科学与技术 B-、材料科学与工程 C+、电气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 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化学工程与技术 C-、软件工程C+、管理科学与工程B、工商管理B。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09.86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5.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112.2万册,中外文期刊16万册,文献数据库26种。现有教职工270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2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4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496人,留学生近200人。
学校有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6、辽宁大学,211,应用经济学B+法学B+统计学B-中国语言文学 B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190亩,校舍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辽宁大学源起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 1953年,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合入东北财经学院。公元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部分科系与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哲学 B-、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B+、法学 B+、政治学 C、马克思主义理论 B+、中国语言文学 B-、外国语言文学 C、新闻传播学C+、中国史C-、世界史 C-、数学 C-、物理学 C、化学 C+、生物学 C-、生态学 C、统计学B-、工商管理 B+、公共管理 B-。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C-。戏剧与影视学C。
7、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B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言文学B-数学C物理学C-地理学B-剧与影视学C+美术学B
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HRBNU), 始建于1951年,1990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立为省重点院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一所师范类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作为东北地区师范教育的核心力量之一,代表着黑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的最高水准。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B+、教育学B、体育学C-、中国语言文学B、外国语言文学B-、世界史C、数学C、物理学C-、化学C-、地理学B-、生物学C、戏剧与影视学C+、美术学B。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余元。建有以文博馆为核心的四馆一体的展览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890万册,是“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8、延边大学,211,在吉林省延吉市,外国语言文学B+药学B-临床医学C音乐与舞蹈学C-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中国语言文学C-、外国语言文学B+、世界史C+、化学C、生物学C、临床医学C、药学B-、护理学C-、音乐与舞蹈学C-。
学校始建于1949年,现设有20个学院,75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和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9、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B-作物学B-植保B-畜牧学C+兽医学B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生物学C+、生态学C-、食品科学与工程B-、作物学B-、农业资源与环境B-、植物保护B-、畜牧学C+、兽医学B、农林经济管理B-。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1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
10、长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B-化学工程与技术B-材料科学与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统计学C、机械工程B-、材料科学与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化学工程与技术B-。
学校始建于1952年,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1962年定名吉林工学院,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教100”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教100”,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