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育部与韩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于6月22日联合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计划: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将与香港考试评价局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将韩语能力考试成绩纳入香港大学入学考试的评估体系之中。这一举措标志着韩语能力考试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根据协议内容,香港考试评价局将从2025年起,在香港的高考(即中学文凭考试)中增设韩国语作为第二外语科目。考生在该科目的成绩,将直接采用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分数作为大学入学的参考依据。此举不仅为香港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外语学习选择,也进一步提升了韩语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韩国语能力考试首次被国外大学入学考试正式采纳为评估标准,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将韩语纳入其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正规科目之中。目前,已有日本、越南、泰国等8个国家将韩语列为高考科目,而随着香港这一先例的设立,这一数字有望持续增长。

为了推动这一合作计划的深入实施,韩国教育部计划携手国立国际教育院、韩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以及香港考试评价局,共同在香港的小学和初中举办一系列韩国语科目说明会。这些活动将详细介绍韩国语在香港大学入学考试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如何通过TOPIK考试来评估学生的韩语水平。

相较于中国内地,虽然已有280多所大学的3万名学生在学习韩语,但韩语并未被纳入高考外语科目之中。中国考生仍需在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选择一种作为外语考试科目。然而,随着香港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或许能为内地教育体系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韩国教育部次官张相润对此表示乐观:“我们预计,随着香港TOPIK应试者人数的增加,选择韩语作为正规科目的香港小学和初中也会相应增多。同时,我们也期待其他国家能够借鉴香港的做法,在高考等教育领域更加广泛地利用TOPIK考试。”

TOPIK作为评估非母语者韩国语使用能力的权威考试,自1997年首次实施以来,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评价韩语水平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2011年由韩国教育部下属的国立国际教育院接管后,其影响力和认可度更是得到了显著提升。去年,尽管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仍有来自75个国家的33万余名考生参加了TOPIK考试。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更是达到了83个国家的37万5871名。其中,中国香港地区去年共有2750人参加考试,15至18岁的未成年考生就占了150人。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韩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